“真假老板”难分辨,会计险被骗185万
(相关资料图)
现代快报讯(通讯员 张乐欣 记者 严君臣)上班时间收到来自“老板”的工作安排,南通海门一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小王(化姓)险些转账180多万元。关键时刻,他想起了海门区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李警官平时的反诈宣传,与老板当面核实后才得知自己真的遇到了诈骗。7月7日,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所幸发现及时,这家企业没有遭到损失。
早晨一上班,小王就收到“领导”微信,要求其查看公司账户余额。老板的名字、老板的头像,在上班时间接到如此直接的“工作安排”,让小王没有产生丝毫疑虑,立马将查询结果发给“老板”。在看到账户余额后,对方要求小王直接将公司账户内的185.6万元转账到外地某指定账户。
突如其来的大额转账,让小王立马警觉起来,不禁联想到李警官经常提醒的“冒充领导诈骗”骗术。该账户从未与公司有过合作,且所在地也没有合作项目,他意识到,这可能是诈骗。于是他立马到老板办公室进行核实,果然是假“老板”下的套。
回顾诈骗套路,骗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到公司老板的昵称、头像信息,制作出一个相似度极高的假“老板”微信,在凌晨伺机进行“偷梁换柱”。先潜伏、再顶替,上演一出“真假老板”的戏码,迷惑会计人员。过程中稍有不慎,就会落入假“老板”的圈套。
事后,小王感慨,接受过那么多次反诈宣传,认为诈骗离自己很远,没想到今天竟然亲身遭遇了通讯网络诈骗。“你们的宣传很到位,我们才会警惕性这么高的,说到转账我就感觉不对劲!”最后,他及时停止了185.6万元的转账,为公司避免了巨大的财产损失。
据了解,为进一步遏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态,增强反诈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提升群众的防骗反诈意识,海门区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深入辖区企业,开展一系列反诈宣传活动。针对不同行业特征,结合真实案例,讲解高发诈骗类型及防骗知识技巧。广泛的反诈宣传,有效提升了辖区企业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,切实巩固了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的“防护墙”。(通讯员供图)
(校对 许元华)